代币经济学,听起来就挺唬人的,记得刚开始看项目白皮书的时候,这一部分我是直接跳过的,毕竟我没学过经济学,🤣
实际上代币经济学主要就讲两个东西,一个是代币数量的信息,比如总量,流通量,解锁量等。另外一个则是代币在项目或生态中的作用,也就是常说的赋能。比如 $ETH
用于支付 Gas。
接来下跟着我对代币经济学的思考吧!
➤ 关于代币数量信息: #
代币的基础信息至少包含几点,代币总供应量、初始代币流通量、代币分配(项目方/早期投资者/社区空投),从中我们能推算出一些是否值得购买的指标:
- 初始流通的占比结合代币价格可以推算出流通市值,如果市值相对同类型项目较低,而离解锁期比较远,那么理论上是具备短期投资价值的。
- 全流通的情况需要仔细分析代币分配和项目口碑,注意老鼠仓和市场情绪。
- 代币分配中社区空投量很大而且开盘前就已空投,那么在刚开盘时的抛压就会比较大,不适合首冲。
- 还有的则是早期投资者频繁解锁巨量代币,那可能这个项目就需要等待流通到一定的量以后再考虑投资了。
- 在某些代币经济学中会披露早期投资者的投资价格,这个也是需要关心的,毕竟谁也不希望接盘。
- 在代币总供应量上,有的项目会设计出最大总供应量和初始总供应量,这种情况的项目大概率会有一段时间的通货膨胀,具体要看代币的设计和项目运营的情况。通俗来说,我们来币圈一定意义上就是逃离印钱的。
➤ 关于代币赋能: #
在代币的赋能部分,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下方 $ARB 和 $CRV 的举例可作为参考。
比如 $ARB
的代币经济学里,描述了代币的总量和初始分配,其中也包含了团队和投资者的代币解锁方式,不知道有多少 Holder 被解锁抛售折腾的苦不堪言。而且在赋能除了投票治理几乎没有,而投票治理的回报又很少,这样大家也没有拿住它的理由了,而另外一个类似代币经济学设计的正面例子 $ATOM 在投票治理上能拿到的各种空投很多,几乎可以不需要代币上涨就能获得不错的回报。
比如 $CRV
的代币经济学中也涉及到投票治理,但是在投票中有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,代币持有者可以投票提高指定代币的质押收益。这一项投票就让其持币人群从普通用户转换到了项目方,实现了 ToC 到 ToB 双持,同时也让其他协议愿意增加 $CRV 质押或流动池,从而获得更多的投票权。是内循环到外循环的经典案例,是众多 DeFi 项目借鉴对象。
一个好的代币经济学设计应该有内外两层设计,就好似常听到“经济内循环”和“经济全球化”,如果仅有内循环那大概率只能场内 PVP 了,而有外循环则会在设计上能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流入,从而让投资者吃到发展的红利。MEME 是特例,大部分的 MEME 是不需要代币经济学的,主要靠情绪驱动。
➤ 最后 #
一般来说,在赋能的设计中,项目方最好能赚到钱,如果他赚不到钱,那么我们投资者就要给项目方的团队发工资。
本篇为 哈皮杂谈
系列,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,不妨点个关注 @BitHaHa!